目前分類:我所發表的文章 (17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旅讀OR 2022年11月號 第129期
〈瀕臨失傳京戲 奪太倉〉
文章標籤

KiweyRose 琦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《旅讀》2022年6月號 第124期 P14-17 https://www.orchina.net/article/2954 (文章全文)

很開心,有這個機會可以多介紹台灣京劇從業人員,給不同的讀者。

S__41779219

S__41779221

文章標籤

KiweyRose 琦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感謝承恩2020年邀請我參加中仓杯文學獎,連續兩年投稿了新詩,都得了優秀獎,還有獎金一百元人民幣。

真讓文壇新手的我受寵若驚又萬分喜悅。

分享在此。

文章標籤

KiweyRose 琦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在彰化,瘋京劇──專訪精誠中學陳銀桂老師

《國光藝訊94期》2016.2出刊,頁18-19     Text 黃琦

    彰化精誠中學國文老師陳銀桂,多年來邀請國光到校舉辦京劇講座。無論北中南,國光每檔重要公演,常在劇場看到大批精誠中學的學生身影。究竟是什麼樣的熱情,讓她帶著全校師生一起瘋京劇、追「京」星呢?

0018.jpg

KiweyRose 琦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15/07/05孫媽媽公演現場  

黃琦/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戲曲博士

劇團的休息室,常聽到有人叫著:「媽咪!媽咪!」並不是真的有誰在找親娘,而是在呼喚孫麗虹老師。

孫麗虹有著一個比「老師」、「師父」更親暱的別稱──媽媽,原來是女兒年幼時一塊兒跟到劇校上課,和剛入戲校的孩子年紀相若,住校生活總是讓戲校的孩子特別想家,於是,班上同學也跟著叫起媽來了。孫麗虹很喜歡小孩,就這樣,她當起了全班的母親,不只傳授技藝,也關心每個孩子的生活點滴,爾後晚輩們似乎也自然而然地就這麼稱呼孫麗虹。

KiweyRose 琦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http://www.com2.tw/kknews/1412/page14121d.htm

當阿凡達遇上楊貴妃──
王冠強導演談數位3D技術與戲曲身段培訓

text/黃琦  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博士

從真實看戲的情境到虛擬世界的體驗
在二十一世紀數位產品當道現在,科技日新月異,人們的空閒時間,早已被「滑手機」這個動作填滿。感謝科技的新穎,使得傳統戲曲也能夠經由這樣的管道,更有效的傳播到每個對戲曲喜愛與關注的人手中。

過去,想看戲,到劇院;想聽戲,到票房。二十世紀有了黑膠唱片,留下了早期藝人的聲音資料,隨著錄影和錄音技術的成熟,影像和聲音有錄影帶和錄音帶可以保留,數位和雲端科技興起後,有形的DVD、CD、MP3;無形的雲端上,資料更是數不清,大師表演瞬間被永久的保存。這樣一來,想看「戲」和想聽戲都不是難事,甚至跟著「錄」老師比起了唱念做打。無論你的需求是觀賞、聆聽、學習,戲曲的表演藝術早已透過科技、網路隨時可取。

「錄製」演員的身體細節(3D數位化的意義)

KiweyRose 琦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13在東藝遇見東方名家

東方藝術總第38期,2013年6月  (編輯改了好多)

 

 

《東方藝術》,20136月,總第38

 

文章標籤

KiweyRose 琦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學鳳凰展雙翅九霄雲上

──記宋丹菊親授《改容戰父》

 

文/黃琦 
國光電子報 第一百零二期 發刊期一百零一年月五日

王瑤卿曾說:「天不怕、地不怕,就怕武旦說人話。」意思是武旦演員雖然驍勇,卻不擅於唱念,但是宋德珠獨特表演風格的宋派武旦,打破了這句老話。

國光藝訊81期  

KiweyRose 琦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京玉滿堂  蓬蓽生輝──

記中央大學一百學年度京劇公演

文/黃琦

雙連坡上,佈滿了松濤之聲,校園偶見舞弄水袖、壓腿跑圓場的學子穿梭,到了每週二晚上,文學院都會傳來咿吚啊啊的胡琴吊嗓子聲。他們可不是單純的戲曲研究生而已……。

 

弘報-記中大公演2  

中央大學有個「遠近馳名」的戲曲研究室,是兩岸國際級的戲曲研究重鎮。因為如此,吸引許多好愛戲曲的學生就讀,每日除了繁重的研究工作,課餘之時,學生們也會過過戲癮。喜歡南管的,彈琵琶唱出泉州腔;喜歡崑曲的,吹笛子哼著水磨調;喜歡京劇的,四處找地方學個一招半式;還有歌仔戲、布袋戲、越劇、北管、相聲……等,應有盡有。感謝現代科技,網路發達,MP3DVD,隨時隨地可浸淫在戲曲的氛圍中,聽著聽著,不管怎樣也能哼哼唱唱個兩句。

文章標籤

KiweyRose 琦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百花公主,你,為誰哭泣?

──臺灣京劇小天后黃宇琳首演全本《百花公主》

文/黃琦

 黃宇琳百花公主劇照  

掛帥出征的頭一天,我吃了敗仗,遇上了我以為的幸福。

時局動盪,國勢不安,身為公主,我只能放下兒女情長。

這一夜,他出現在我房裡,我心裡高興,冒了一個險,把象徵定情的雙劍,
分一股到他的手中,說好等到勝利的來臨,便是洞房花燭。

誰知道,他的真心,不是愛我,而是利用我對他的愛,進行他的政治陰謀!

 

他成功了!

 

我愛的人成了我的仇人。

他殺了我的至親,讓我失去了歸宿。

國破家亡,人去城空,

只剩下我,獨自一人,

淚水,止不住的滑落,為了誰?

 

我,只是單純的愛上一個人,單純的付出一顆心……

 

文章標籤

KiweyRose 琦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丑而不醜 丑中見美──陳清河的戲劇人生

  

2012.4傳藝雜誌-陳清河-全  

表面上安靜低調,長得玉樹臨風像溫昇豪,誰知道搞笑是他的專業,POLO衫藏有著六塊肌,武功身手有如黃飛鴻,看起來只有二十五歲,一開口總是讓舞台上沉重的劇情多了一道繽紛的色彩。他是京劇丑角演員陳清河。正值壯年的陳清河在台灣京劇圈早已聲名大噪,去年和藝人鍾欣凌組成了名副其實的演藝世家,這個名字在一般觀眾心裡越來越不陌生了。

 

文章標籤

KiweyRose 琦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一淨傳薪火――中國戲曲的傳遞者舒桐

原載《傳藝》第98期雙月刊。2012年2月號。



2012.2傳藝雜誌封面  


一襲唐裝,理著光頭,偶而把玩手裡的核桃,看上去十足老北京梨園人的模樣,身為京劇花臉,早對髮型這件事不在意,理光就對了。樸質的裝扮下,有一顆為事業奮鬥不懈的心,那份心出自對京劇的喜愛,而這份執著則是從血液傳來。他是耕耘於中國戲曲的傳遞者之一──舒桐。

 

文章標籤

KiweyRose 琦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拜倒在東方豔后的石榴裙下──專訪魏海敏談《豔后與他的小丑們》
原文刊載:《國光藝訊78期》

78國光藝訊-魏海敏專訪  

京劇天后魏海敏曾飾演莎翁筆下的馬克白夫人,也演過希臘悲劇的王后(克萊頓皇后、米蒂雅公主等),更演過無數的中國皇后、娘娘,這回魏海敏將在京劇舞台上演出「克莉奧佩特拉(Cleopatra」──埃及豔后,首次挑戰性感女神,聽聽魏海敏如是說。

 

文章標籤

KiweyRose 琦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彼岸藝壇觀察

京劇的盛會,人民的節日?

走訪武漢──第六屆中國京劇藝術節

78國光藝訊1  

文章標籤

KiweyRose 琦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燕趙海棠--魏春榮側寫


北方崑曲劇院當家旦角演員魏春榮,這回受國光劇團之邀,即將於2012年一月與溫宇航搭檔演出曾永義老師的經典崑劇《梁山伯與祝英台》,由李小平導演重新演繹,相信一定能帶給觀眾全新感受。

台上的魏春榮扮像俊美,或溫柔秀氣、或大方婉約,詮釋過各種風情的女子,台下的她則流露出著小女孩靦腆,散發著青春活力,待人客氣,親和力十足,已經四度來台的她,對台灣的崑曲印象是什麼呢?

77國光藝訓P12-13  


文章標籤

KiweyRose 琦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年少也許輕狂  藝海一生相伴──唐文華憶青春 

77國光藝訓P8-9   
1961年,梅蘭芳、郝壽臣相繼逝世,唐文華出生,名伶殞落又再現,會不會是一種巧合?梨園的血脈,就這樣一代代的綿延留傳。


打小天天隔著竹籬笆瞅著劇校生翻筋斗的唐文華,自幼就展現對京劇無比的興趣。家住大鵬劇隊附近,父親是個愛看戲的空軍部隊職員,幼時陪著爸爸上班,常進戲院看三軍劇團演出,在國軍文藝活動中心後台,趁著演員排練完後化妝的空檔,拿起刀槍把子,享受舞台表演的樂趣。大人看小孩玩得起勁,興許是個學戲的料子。就這樣,十歲那年,唐文華考上復興劇校第七期,是為「文」字科學生,四十年來不曾離開京劇舞台。


林復琦慧眼獨具 唐文華嶄露頭角

文章標籤

KiweyRose 琦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京劇新偶像──記「栢優群伶之我愛黃宇琳」專場演出
原文刊載:2011年6月 中華戲劇學會文藝會訊
  
文/黃琦


時間:2011/5/13~5/15
地點:臺北市立社教館大稻埕戲苑
劇目:秋江、活捉三郎、虹霓關、香羅帕、飛飛飛、盤絲洞、憶十八、夜奔、遊街


青春的活力,卻在傳統的藝術看見。戲台上一會兒是趕情郎的陳妙常,一會兒是幽怨滿腔的閻惜姣,隔天又化身為愛上殺夫仇人的小寡婦,還有私藏小情人的黃花閨女,最後滿場飛出個蜘蛛精,三天六個折子展現風情萬種的多情女人,她,就是有台灣京劇小天后之稱的黃宇琳,用新一代的作風,和不可或缺的紮實功底,也許就是年輕的一股衝勁,號召了一群年輕人和他們一起圓這古老的夢。

黃宇琳為復興劇校1997年畢「宇」字科學生,主攻旦角,在校期間受兩岸名師教導,出科即與曹復永、吳興國同台演出新編京劇《羅生門》,大學畢業後成為台北新劇團主力演員之一,曾跨界舞台劇、電影等演出,是萬眾矚目的京劇舞台新星,2007年與許栢昂成立「栢優座」劇團,立志推廣京劇,辦了大小場講座演出,像這樣的老戲專場卻是第一次,也是台灣「六七年級生」(1970-80出生者)中的第一人。

宇琳的拿手絕活「蹻」功,可謂獨步當今京劇圈,這次演出更是全程「硬蹻」到底。「蹻」是模擬女人小腳的鞋子,以腳尖著地,舞台上那一點風姿綽約,是血淚苦練而來,過去大陸曾禁止此項不人道的技藝。首日的閻惜姣《活捉》三郎,和老搭檔陳清河默契無比,曾榮獲大陸京劇獎項。除了踩蹻外,還有一連串的水袖、翻身,搶背下桌等頗具難度的身段。第三天的《飛飛飛》(小上墳)寡婦認夫,與丑角莊喬緯兩人從頭至尾做唱不停,吹鬍子瞪眼,相當逗趣可愛,足下的三寸金蓮宛若天生的一般。《秋江》、《香羅帕》坐科時習自劉秀榮,前者趕情郎越過江心,後者藏情郎,既要表現中國女子的含蓄,卻又難掩內心的熱情,重做表功夫,十分到位。《虹霓關》、《盤絲洞》帶開打,熱鬧非凡,劇中又是喬裝老旦,又要模仿四大名旦唱腔,耍綢子、靠旗打出手,吃下刀馬旦的本事,為整檔演出做了強而有力的收煞,觀眾看的不亦樂乎。

「我愛黃宇琳」的製作小而精美,以平易近人的票價,突破現實中種種困難,看到了年輕京劇人的生命力和親和力,若非嘔心泣血的堅持怎麼能有今日呢!觀眾群囊括各個年齡層,演出前,在臉書(facebook)上發行「我愛京劇」活動,從網路上看到支持者大秀自己對京劇的態度,每場演完後,宇琳偕同主要演員到劇場外和排隊簽名的朋友,一一拍照留下紀念,非常謙卑地感謝到場每一位的嘉賓,這樣的身己力行,縮短了演員和觀眾的距離,也拉近京劇和時代隔閡。繼黃宇琳之後,也期待其他的京劇小苗子更加突出努力,有更多舞台磨練機會,這樣京劇的青春才會在這幫人的血脈裡,綿延不斷。

此次黃宇琳專場以做表繁複、武功吃重的戲碼,近年和顧正秋學戲請益的她,未來青衣表現也勢必亮眼,藝術的道路上,要從全能最佳旦角到全方位表演藝術家,漫長也辛苦,相信宇琳不會讓我們失望的。我愛黃宇琳!希望你們也愛。

文章標籤

KiweyRose 琦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Close

您尚未登入,將以訪客身份留言。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

請輸入暱稱 (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標題 (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內容 (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)

reload

請輸入左方認證碼:

看不懂,換張圖

請輸入驗證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