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不斷抱怨「自己」的人生,

很糟糕。

所謂的自己,抱怨的倒不是際遇,而是個性。

覺得自己懶惰(因為愛賴床)

覺得自己小氣(不喜歡請客)

覺得自己浪費時間(沒有事業目標)

覺得自己脾氣不好(愛跟媽媽講道理、唱反調)

覺得自己對什麼都沒興趣研究、失去熱情(內心有巨大的恐懼)

雖然從寫論文開始就出現這種狀態,開始待業的日子,這些想法更加嚴重,

幾乎是「依賴型人格障礙」,雖然覺得這是推託面對社會的病症。

對自己缺點的放大,也讓整個人失去做人做事的信心。

因為被否定就一蹶不振,難道我就是這麼脆弱的人嗎???

 

神要我靜候,我要學習靜候祂

 

從今天起,

我想從每天感謝一個人開始,

重新檢視自己是多麼幸福的一個人。

 

首先,就是我的母親黃媽媽。

這三、四年來,我們常常吵架,永遠都是為了很小很小的家事類的事情吵架。我嘗試想用我的觀點跟他溝通,而非單一的順從,但是沒用,因為總是演變成頂嘴、說我喜歡堵他,讓他說話啞口無言,而我盡占上風,兩句話就能吵起來。每次事後想想,都覺得「天哪!剛剛有必要浪費時間和唇舌在這個議題上嗎?為什麼我當下就是不願意忍著不反駁她讓她一下?」念頭一轉就過去,一次次內心的悔改,一次次的悲劇上演……

 

黃媽媽身上有許多優點,是我努力在學習的。

她是個很勤勞的表率,從來不賴床。夏天五點半、冬天六點半,一定起床。

起床後,開始忙著家務。她為家裡的每個區域排了工作表:星期一清灰塵、星期二清紗窗、星期三掃走廊樓梯、星期四掃地拖地、星期五洗廚房等等。將衣服分成深色、淺色、襪子、毛巾類、抹布類、大型衣物類,依著天氣類型,洗不同的衣物,並深入研究洗衣機省時省水的洗滌方式(自動洗衣機的手動操作),連曬衣服都非常講究,輕的衣物用輕的衣架曬在曬衣鍊的中間,重的衣物就放在兩邊,用粗的衣架。

清水家的陽台曬衣服,其實很麻煩。有很大的太陽,也有很大的風。常常會把衣服吹得到處亂勾,甚至吹到樓下的遮雨棚。突來的西北雨,也必須把衣物迅速的收進屋裡,十分鐘後天氣放晴,又拿出去曬。因此媽媽洗的衣服總是特別潔淨,摸起來像漿過的新衣服,硬挺酥酥的,聞起來香香的有陽光的味道。

 

一個上午,將這些每天分配的家事相互交叉完成工作。多的時間她開始「做運動」。

她的運動,是經過諸多養身動作後,適合自己的一套運動方式。

她的身體雖然沒有三高,但小小毛病不斷,有一陣子手莫名痠麻,查不出病因,靠著這些自醫動作,半年後康復。老媽的意志力真不是蓋的,在養生方面的堅持,我自嘆弗如,現在,如果不被外務干擾,她一天花在身體的運動是三小時以上,看電視、講電話、聊天的時間,手絕不閒著,拿著一個小按摩棒,這裡壓壓、那裡揉揉,所以臉上的皮膚幾乎沒有細紋,比身體其他的皮膚來的都好。她總是說,她的興趣就是做運動,看養身資訊,比其他的工作都來的重要。

 

注意到了嗎?這期間,我從來沒提到吃早餐。媽媽可以如同仙女般的一直忙於家務,完全不用吃東西,也不用休息。好像年過六十之後,體力稍退,才開始在七點多我要上班時和我一起用早點。她總一杯豐富的多穀麥片,配點麵包饅頭。我搬回家後,因為喜歡一早吃水果,媽媽也會貼心的幫我先削好蘋果,讓我一起床就有蘋果吃。早餐,是讓她放下繁瑣工作,和女兒一起聊天的休憩時光(如果當天沒有爭執的話),因為在早餐之前,她早已工作2個鐘頭了。

 

媽媽很熱於幫助別人,救火隊的情況有7-11之稱。我曾經因為她去別人家幫忙,回到家晚了,當日的家務尚未處理完畢,她心裡著急,口裡手裡都揣揣不安,對方還覺得「這有什麼好慌張的呢?」我想為她抱不平,要她助人量力而為,先衡量自己的時間、體力等等狀況,我甚至和對方爭執,她仍然是處處為對方著想,每次事後說起此事,都還在數落我的不是。

 

媽媽是一個超級自律的人、今日事今日畢,注重細節,與眾不同的生活美學,雖然有時過度的要求我常常OS有需要這樣嗎?但如果用在職場上,正是需要這種注重細節的,追求完美的表現。

 

我希望我能多遺傳媽媽基因上的優點,少賴床,一次把事情做到最好,固定的運動習慣,把事情趕在前面完成,而不是拖到最後一刻,有時也需要未雨綢繆一點,而不是即時享樂。

也謝謝媽媽把自己保養照這麼好,讓我不用為她的身體擔心。

謝謝媽媽!我的好幫手,好榜樣!一定要長命百歲的好好照顧自己喔~

2016.7.20  於清水清心齋

媽媽和喜歡的藝人潘若迪合影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iweyRose 琦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